最终推高了氢能源价格,需依赖政府补贴生存。有机溶液储氢技术有待成熟。 其产品质量稳定/项目经济性/使用安全性等,一直处于研发中。
稀土类金属氢化物材料需依赖稀土,储氢量低,用氢成本极高,半个世纪以来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。
固态氢存储材料项目概况
制作皮米级别的超微粒子,并将皮米粒子按配方和设计架构组成纳米级的框架,再升级为微米级至毫米级的团簇。
皮米颗粒的表面积比纳米化颗粒表面积大1000倍,表面积的最大化,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氢的吸附,从而转化为固态氢,提高储氢量。
本项目固态氢存储材料其储运状态为常温及低压,解决了氢能储运面临的成本/安全/便捷/法规等短板,形成了本项目的总体优势。
各种储氢模式说明
因低温液态储氢成本高、附属设备投资大、安全风险高,故较少应用。高压气态储氢尽管成本很高、投资大、安全要求严格,但其技术成熟,故国内有少量应用(如高压加氢站)。有机液态储氢的系统技术亟待攻关以降低储氢成本并确保释氢质量。
高压气态储氢目前是国内储氢的主流,但存在成本、安全、便捷和法规等问题隐患,随着低成本、高安全的固态氢存储模式的出现,高压储氢模式未来可能有萎缩的趋势。
固态氢存储材料
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固态氢存储材料----nanoCMgM4910(以下简称储氢棉)
最大容积储氢量116kg/m³ ﹔重量储氢量 4.868wt%
储运状态:< 2MPa、常温。 具有安全、便捷、低成本、高质量的特点。
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模式均有着共同的不足
最终推高了氢能源价格,需依赖政府补贴生存。有机溶液储氢技术有待成熟。 其产品质量稳定/项目经济性/使用安全性等,一直处于研发中。
稀土类金属氢化物材料需依赖稀土,储氢量低,用氢成本极高,半个世纪以来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。
氢能产业链综合应用